化肥、农药=危害健康?错!权威专家带你深入了解

时间:2021-01-28 18:25:43  来源:齐萃环保  已阅:0

化肥对于作物来说,相当于人类的口粮;

农药对于作物来说,相当于人类的药品。

近年来,不少人觉得不使用化肥和农药的农产品才是好的、放心的,今后农业绿色发展也该弃用化肥、农药。也有人认为,化肥、农药不能减量,否则会影响农业产量。事实真的如此吗?化肥、农药对农业生产有何作用?怎样正确使用它们呢?

答疑解惑!看过来!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和贵州大学校长、工程院院士宋宝安分别为大家就化肥、农药问题进行权威、科学的解答!

农药、化肥对咱老百姓有啥影响?

问:农药=危害健康,这个说法正确吗?

现在有的人谈“农药”色变,很大程度上是受过去使用一些高毒农药引发的安全性事件的影响。比如,以前曾报道过的毒生姜、毒韭菜、毒豇豆等事件,这些留给公众的记忆伤痕是人们对农药认知偏见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过去我国农药产品结构不合理,加之农户安全使用农药的意识淡薄,乱用、滥用农药的现象时有发生。但进入新世纪以后,很多过去令人谈之色变的“高毒农药”已经逐步被淘汰,对于农药的管理也十分严格。

但目前不少人对农药残毒问题仍陷入误区之中,即认为只要使用农药,就必然危害健康。其实,只要科学合理使用农药,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和限制用药范围,农药残留是可以降解到安全标准范围内的,因而产品也是安全的。

病重了要用药治疗,同样,庄稼有病虫了,也需要使用农药防虫治病。

问:化肥会影响作物的营养和口感吗?

有的人经常会说现在的蔬菜水果没有“味儿”、现在蔬果没有以前有营养,并且想当然地归咎于使用了化肥,真是这样吗?

首先,来看营养方面。化肥是高效的营养物质,包括氮、磷、钾、钙、镁、硫、铁、锰、铜、锌、钼、氯等元素。施用化肥可以直接提高农产品中营养物质的含量,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小麦蛋白含量从9%提高到了13%,化肥的投入起了很大作用。我国人体锌元素缺乏状况的改善,也与通过施用锌肥增加农产品锌含量有关。

其次,合理施肥可使果菜外观品质改善,可溶性固形物增加、糖度提高,果实个体大、均匀、着色好,都与科学施用化肥密不可分。

口感方面,瓜果蔬菜风味变差,不是因为使用了化肥,而是因为不科学地使用化肥。就像不合理饮食,问题在于食物摄入方式,而非食物本身。部分果农菜农盲目追求大果和超高产,大量投入氮肥,忽视其他元素配合,导致果实太大、水分太多,而可溶性固形物、糖度反而跟不上,降低了风味。

农药、化肥在粮食安全中,起到什么作用?

农药——作物的“保护伞”

我们的农业丰收离不开农药,否则就会遭受病虫灾害,会减产减收,会饿肚子。

通常人们说的农药,就是用来防治粮食、蔬菜、水果等各种农作物病虫害的药剂。自古以来,就有不少因为农作物病虫害危害而导致人类饥饿、饥荒、疾病甚至死亡的事例,而人类的农业史实际上也是一部农药利用和植物保护史。

例如,早在公元前1200年,古人就用盐和灰除草,开启了天然农药时代,公元前1000年,古希腊人就用硫磺熏蒸害虫和防病。公元前7-5世纪,我国古人就采用莽草等杀灭害虫。

尽管当今世界植物保护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选育防病虫品种等非农药措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农药依然是当今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手段。

在2019年,我国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约10亿亩次,防治面积达16亿亩次,其中化学防治面积约占三分之二,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非化学防治措施约占三分之一,这充分说明采用农药防治仍然是主要的措施。

人病重了要用药治疗,同样,庄稼有病虫了,也需要使用农药防虫治病。因此,我们的农业丰收离不开农药,否则就会遭受病虫灾害,会减产减收,会饿肚子。

化肥——增产的“特效药”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单产水平翻了两翻,化肥的贡献功不可没。

玉米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戴景瑞教授的研究表明,我国玉米单产增长的贡献中品种占36%,施肥占52%,其他为管理因素。我们在全国非常多的试验田证明停止施用化肥,也不施用农家肥,三年内作物产量就会降低一半甚至更多。

同时,施用化肥的土壤中有机质、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含量显著提升,全国耕地从“营养不良”变为了“营养充足”。上世纪80年代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土壤基础生产力仅每亩520斤,目前已提升至每亩660斤。

农药、化肥都是宝,为何还要减少使用?

近年来,国家推行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一些朋友就认为这是因为化肥、农药还是有害的。其实不然,重点在于合理、科学的使用它们。

化肥控制到合理用量比过量施肥更容易获得高产,因为过量施肥往往抑制根系等生物潜力的发挥,从而导致产量不高。

施肥不能盲目,一方面要把不合理的、过高的化肥用量降下来;另一方面,用量合理的地方要保持,用量少的地方还要提高一些。

减肥也不是简单的减法,要减少某些过量投入的元素,如有些地方氮磷钾等大量元素过量比较普遍,也要考虑增加有机肥还田,以及补充钙镁锌等中微量元素肥料。

农药也是如此。农药的减量并不是以牺牲作物产量和防治病虫害效果为代价,而是进行合理使用与科学防控。要处理好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关系,推进农药减施增效,发展高效、低残留、生态友好的绿色农药和生物农药。

农业农村部发文已对46种高毒、高风险农药采取禁用措施,未来五年内,还将有甲拌磷、水胺硫磷、克百威、氧乐果、涕灭威、氯化苦、磷化铝、甲基异柳磷、灭线磷、灭多威等10种高毒化学农药被淘汰,传统高毒农药将逐步退出市场。高效、低风险绿色农药和生物农药正在取而代之。


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农作物病虫草害的绿色防控实施力度,生态调控、天敌昆虫、理化诱控、生物农药、健康栽培等绿色防控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措施得到加快推广应用。农民也从绿色防控中尝到了甜头。

例如,近年来,贵州通过实施“以虫治虫、以草抑草、免疫诱抗”等技术措施,在43个重点产茶县全域推广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保障茶叶产量和质量。此外,国内生物防治机构等开发瓢虫、草蛉、捕食螨等天敌品种,实施“以虫治虫”、“以螨治螨”,在桃、柑桔等果树上实施生物防治技术,相继在20个省(区、市)实施,大幅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保障我国无公害果品的安全生产。

自“双减行动”以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粮食生产稳步提升。农产品产量得到保障的同时,质量安全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蔬菜、水果、茶叶等主要农产品农药残留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及“绿色高质量发展”已成为行业共识,农业生产由过去单纯追逐产量,转变为注重产量和质量、关注民生福祉和生命健康安全的和谐绿色发展。